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疫情放开后,中国各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愈发严重。新能源汽车无休止的政策扶持,也加剧了相关行业的白热化竞争。
无论是行业老兵还是新入行者,中国的网约车司机们渐渐地发现,月入过万的故事已经远去,网约车司机这一中年人灵活就业的“堡垒”,正在褪去它往日的光环。从2022年开始,十余个城市相继发布预警:网约车需求已接近饱和,建议谨慎考虑加入这一行。2023年以来,已有四个城市相继发布饱和预警。以东莞为例,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监测信息显示,2023年一季度,全市77.3%的网约出租车每天接单不足10单;日均订单达10单的网约车中,单车日均营收约260.83元。
一位在中国三线城市交通部门任职的人士表示,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掌握着网约车每天的里程利用率、日载客次数等数据,当网约车里程利用率不足60%(意味着网约车每行驶100公里,超40公里为空驶),就会向公众发出网约车饱和等预警。在过去一年,她所在城市就两次发出预警。而因为近期网约车里程利用率再次低于60%,预计将再次发出预警。
其实,网约车容纳就业的峰值其实与经济活跃程度密切相关。如果经济持续较高发展,消费活跃程度高,网约车容纳就业的峰值应该始终在增长。但今年网约车订单增长不达预期侧面反映经济活跃度较低,叠加劳动力市场的失业人群进入网约车行业,必然导致行业平均收入持续下滑。这将让很多新人重新评估是否选择这一行,最终入行人群数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平衡点。
这样的“分蛋糕”矛盾正在成为一项中国全国层面的难题。从增长曲线来看,过去三年网约车用户规模已经跟不上网约车司机的增速——2020年,289.1万名网约车司机(拥有网约车驾驶员证)分享3.65亿用户;2022年则是509万名网约车司机分享4.37亿用户。期间,用户规模增长19.7%,司机数增长76.1%。如果考虑到未拥有网约车驾驶员证却在跑网约车的司机,“分蛋糕”的网约车司机实际数量只会更加庞大。以滴滴平台为例,财报数据显示,2020年3月-2021年3月,滴滴在中国拥有1300万名年活跃司机,而到了2022年3月-2023年3月,这个数字变成了1900万。
网约车“内卷”之下,除了预警网约车饱和,一些城市也开始强制干预网约车的数量。2022年底,深圳探索建立网约车运力规模动态调整机制,一旦网约车日均订单量变化幅度低于10%,单车日均订单量低于11单,巡游车里程利用率低于60%,满足3个条件中的2个,就会触发预警,应对措施包括暂停网约车运输证和平台经营许可证办理服务。
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。